云南农业大学关于开展第三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的通知
教通〔2023〕10号
各学院、部门:
为深化学分制改革,坚持“以本为本、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推进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文件要求,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提高我校课程建设水平,学校将启动第三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数量
凡纳入我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课程均可推荐,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等,已经入选第一批和第二批校级一流课程的不再申报。
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每个专业可申报5门课程(至少含2门专业核心课);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每个专业可申报3门课程(至少含2门专业核心课);其他专业可根据条件至少申报1门课程。
二、申报类型
1. 线上一流课程
即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突出优质、开放、共享,打造中国慕课品牌。高等学校在全国性公开课程平台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完成两期及以上教学活动的全日制本科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
2. 线下一流课程
主要指以面授为主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重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沉默状态,焕发课堂生机活力,较好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作用。
3.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主要指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img—50<img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大力倡导基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优质课程申报。
4.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课程应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非实习、实训课程,配备理论指导教师,具有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学生三分之一以上学时深入基层,保证课程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5.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着力解决真实实验条件不具备或实际运行困难,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等问题。
三、申报要求
申报课程须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教学理念先进,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成果显著,课程目标有效支撑培养目标达成度,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合理,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具有思政案列,教学组织与实施突出学生中心地位,课程管理与评价科学;课程评价中学院初评为B级及以上的课程优先推荐。
四、材料准备
1. 《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
2.申报校级一流课程,可以暂时不用填写《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中的“附件材料清单”,待组织专家评审批准正式立项后再提交。
五、报送时间
请各学院于4月25日前,经学院初评后(包括对授课教师的师德风尚、课程内容的政治导向进行把关审查,确保课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择优向学校推荐,同时提交《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一式3份、《一流本科课程汇总表》1份,报送教务处课程与教材建设管理科,联系人:张耿杰,联系电话:65227703,电子版发至[email protected]邮箱,逾期申报不予受理。
学校将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院(部)推荐的课程进行评审,评审结果经学校批准后正式立项。推荐省级、国家级一流课程从校级一流课程中择优遴选推荐。
附件:1. 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2. “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
3.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线下课程)
4.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线下课程)
5.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6.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7.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社会实践课程)
8. 云南农业大学第三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汇总表
教务处
2022年3月14日